微信扫码

  • 0512-66629698



专门从事一次性医疗耗材生产

服务热线
质量保障·客户至上·诚信服务·精益求精

0512-66629698

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袋临床规范使用指南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3日16:18:22 点击次数:83 打印此页 关闭

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袋临床规范使用指南

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袋(简称负压吸引袋)是临床多科室通用的核心引流医疗器械,通过与负压源(中心负压吸引系统、电动吸引器)连接形成稳定负压环境,收集患者体内的创面渗液、血液、脓液、痰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病理性体液,同时利用负压作用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局部感染风险。其凭借操作便捷、密封性强、容量适配性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外科、急诊科、ICU、胸外科、普外科等科室,适用于术后创面引流、急腹症积液引流、重症患者痰液吸引、胸腹腔积液穿刺引流等场景。由于负压吸引袋直接接触患者体液且依赖负压系统运行,其规范使用直接关系到引流效果、患者感染防控及诊疗安全。下面由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袋厂家-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分享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袋的使用指南

一、产品核心认知:明晰特性与适配原则

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袋采用医用级聚乙烯、聚氯乙烯等高强度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袋体呈透明或半透明状,标有清晰的容积刻度(精度50ml100ml),便于实时观察引流液量及性状;袋体顶部设有抗压结构,可耐受-0.02MPa-0.08MPa的常规临床负压范围,避免负压下袋体塌陷。

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外包装明确标注无菌、一次性使用标识,有效期内可确保无菌状态。按容量可分为500ml1000ml2000ml3000ml四种常见规格。

使用前必查项:确认外包装无破损、漏气、污渍,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符合要求;打开包装后检查袋体无裂痕、针孔,负压连接管无破损、打折;引流接头无变形、毛刺,排液阀关闭严密;连接模拟负压源后,挤压袋体观察负压指示器是否正常显色(或袋体保持塌陷状态),确认密封性良好无漏气。

二、标准使用流程:从准备到处置的全规范

(一)操作前准备:评估与物品保障

1.  患者评估: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如手术部位、创面大小、积液量、感染程度)、引流部位(如胸腔、腹腔、创面、呼吸道)及负压耐受度(如儿童、老年患者需降低初始负压),明确引流目的(如积液排空、创面减压、感染控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说明负压引流的目的(如通过负压吸引排出创面积液,促进伤口愈合)、操作流程及配合要点(如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缓解紧张情绪,对于意识清醒患者指导其反馈不适症状。

2.  物品准备:根据引流需求选用适配规格及类型的负压吸引袋,配套准备负压源(中心负压需确认阀门完好,电动吸引器需充电或接电源)、引流管(根据部位选用硅胶或乳胶材质)、无菌手套、碘伏消毒液、无菌纱布、固定贴、止血钳。若为创面引流,需额外准备创面敷料;若为呼吸道吸引,需准备吸引头。将负压吸引袋置于无菌治疗盘内,与非无菌物品分区摆放,确保取用过程无污染。

3.  人员与环境准备:医护人员修剪指甲、去除手部饰品,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戴帽子、口罩,根据操作类型戴无菌手套(侵入性引流如胸腔穿刺引流需戴无菌手套,非侵入性如痰液吸引可戴清洁手套)。操作环境需保持整洁,关闭门窗减少人员流动,若为感染性创面引流,需做好自身防护(如戴防护面屏),并划分污染区与清洁区。

(二)核心操作:连接、调试与固定

1.  无菌连接操作:手持负压吸引袋的负压连接管末端(非接口端),将其与负压源出口紧密连接,顺时针旋转2圈加固;再将引流接头与引流管(或吸引头)连接,同样旋转加固,确保接口处无缝隙。若连接的是侵入性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连接前需用碘伏消毒引流管接口处,消毒范围直径≥5cm,待消毒液干燥后再连接,避免污染。

2.  负压调试与确认:开启负压源,根据引流部位调节负压值:常规创面引流为-0.02-0.04MPa;黏稠脓液或深部积液引流为-0.04-0.06MPa;儿童患者及黏膜部位引流为-0.01-0.02MPa。调试后观察负压吸引袋:若为指示器型,确认指示器正常显色;若为普通型,挤压袋体后松开,袋体保持塌陷状态且无膨胀,说明负压建立成功。同时用手指轻压引流管末端,感受负压吸力,确认引流通畅。

3.  固定与标识:将负压吸引袋通过悬挂装置固定于床旁挂钩上,高度低于引流部位30-50cm,利用重力辅助引流并防止引流液反流。用固定贴将引流管固定于患者皮肤表面,避免牵拉导致接口脱落或引流管移位。在吸引袋上标注患者信息、引流开始时间、引流部位、初始负压值及操作者姓名,床头悬挂负压引流中标识,注明观察要点。

(三)使用管理与处置

1.  日常使用管理:引流监测:每1-2小时观察引流液量、颜色、性状并记录,若出现引流量突然增多或减少、颜色由淡红转为鲜红、出现脓性分泌物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同时检查负压状态,若负压指示器失效或袋体膨胀,需重新调试负压源并检查接口密封性。管路维护:保持引流管自然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打折,患者翻身或活动时,专人协助保护引流管及连接部位,防止牵拉脱落。对于黏稠引流液,可遵医嘱用无菌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引流管(需断开与吸引袋连接,冲洗后重新连接),防止堵塞。更换时机:当吸引袋内引流液达容积的2/3时,需及时更换;若为感染性引流液,即使未达2/3容积,也建议每日更换一次;引流液出现凝固倾向时,需提前更换,避免堵塞管路。

2.  更换与处置操作:更换时先关闭负压源,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近端,消毒引流管接口后断开与旧吸引袋的连接,快速连接新吸引袋并打开止血钳,重新开启负压源确认负压正常。使用后的负压吸引袋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先关闭排液阀,将袋体密封(部分产品自带密封拉链),再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标注感染性废物标识,按医疗废物规范处置。若引流液含传染性病原体(如乙肝病毒、新冠病毒),需进行双层包装后再处置。

 

上述内容是由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袋厂家-苏州鑫达整理发布的,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产品种类众多、规格齐全,产品适用于临床手术和病人的护理使用,具有使用安全、方便、避免交叉感染等特点。诚邀广大客户携手合作,共拓医疗耗材行业新机遇!

上一条: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临床规范使用指南 下一条:一次性使用胃管临床规范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