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512-66629698



专门从事一次性医疗耗材生产

服务热线
质量保障·客户至上·诚信服务·精益求精

0512-66629698

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临床规范使用指南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3日16:21:44 点击次数:94 打印此页 关闭

一次性使用鼻氧管临床规范使用指南

一次性使用鼻氧管是临床氧疗中基础、常用的医疗器械,通过经鼻途径为患者输送氧气,直接将氧气管末端的鼻导管或鼻氧塞置于鼻腔内,利用氧气源(中心供氧、氧气瓶)提供的氧气,改善患者机体缺氧状态。其具有操作简便、佩戴舒适、对患者活动限制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急诊科、ICU、老年科、妇产科等全科室场景,适用于轻中度缺氧、术后恢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孕产妇及危重症患者转运等多种情况。虽然鼻氧管操作相对简单,但规范使用直接关系到氧疗效果、患者舒适度及感染防控安全。下面由一次性使用鼻氧管厂家-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分享一次性使用鼻氧管的使用指南

一、产品核心认知:明晰特性与适配原则

一次性使用鼻氧管采用医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整体由鼻塞、导管、接头三通接头和调节套组成。鼻塞部分设计贴合鼻腔生理结构,前端圆润光滑,可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压迫与刺激。导管为透明或半透明管体,长度常见1.7m2m2.5m三种规格,便于患者活动。氧气接口为标准锥形或螺纹接口,可与中心供氧湿化器、氧气瓶减压阀等设备紧密连接,确保氧气输送密闭性。产品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外包装明确标注无菌、一次性使用标识,有效期内可确保无菌状态。

使用前必查项:确认外包装无破损、漏气、污渍,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符合要求;打开包装后检查导管鼻塞无裂痕、毛刺,连接管路无破损、打折,调节套调节顺畅;氧气接口无变形,连接模拟氧气源后无漏气。

二、标准使用流程:从准备到处置的全规范

(一)操作前准备:评估与物品保障

1.  患者评估: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病历号,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如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缺氧程度(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或临床症状判断)、鼻腔黏膜状况(有无破损、炎症、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及配合能力。明确氧疗指征(如血氧饱和度<93%、呼吸急促、发绀等),排除氧疗禁忌(如未经处理的高压性气胸、肺栓塞急性期等)。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氧疗目的(如通过鼻氧管给氧,改善您的缺氧症状)、操作流程及配合要点(如佩戴后不要随意拉扯氧气管),缓解紧张情绪,对于儿童患者可采用玩具安抚等方式提升配合度。

2.  物品准备: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氧疗需求,选用适配类型及规格的一次性使用鼻氧管;配套准备氧气源(中心供氧需确认阀门开启,氧气瓶需检查压力充足并连接减压阀)、湿化瓶(内加无菌蒸馏水至刻度线,用于湿化氧气,防止呼吸道干燥)、无菌棉签、生理盐水(用于清洁鼻腔)、医用胶布(必要时辅助固定)。将鼻氧管放置于无菌治疗盘内,与非无菌物品分区摆放,避免污染。

3.  人员与环境准备:医护人员修剪指甲、去除手部饰品,按七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戴帽子、口罩。操作环境需保持整洁、通风良好,远离明火、热源(如暖风机、酒精灯)及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乙醚),张贴禁止吸烟”“氧气危险等警示标识。调节室温至22-24℃,相对湿度50%-60%,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氧疗环境。

(二)核心操作:连接、佩戴与调节

1.  鼻腔清洁与准备: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坐位、半坐卧位或仰卧位),用无菌棉签蘸取少量生理盐水,轻柔清洁患者鼻腔,去除鼻腔内结痂、分泌物,避免堵塞鼻导管影响氧气输送;若鼻腔黏膜干燥,可涂抹少量医用凡士林(禁用油性润滑剂)滋润黏膜,但需确保不堵塞鼻腔。

2.  设备连接:手持鼻氧管氧气接口端,与湿化瓶出口端紧密连接,顺时针旋转2圈加固,确保接口密封无漏气;打开氧气源阀门,调节氧气流量至预设值(根据医嘱,如低流量氧疗1-3L/min,中流量4-6L/min,高流量7-10L/min),用手指靠近鼻导管末端感受氧气流出,同时观察湿化瓶内气泡产生情况,确认氧气输送正常。

3.  规范佩戴:根据鼻氧管类型进行佩戴:双鼻导管型:将鼻导管轻轻插入患者双侧鼻腔,深度约1-1.5cm,将连接管路绕过患者耳后,调整管路长度,使鼻导管贴合鼻腔无松动,再将管路下方的固定片固定于下颌处,形成三角固定鼻氧塞型:选择与患者鼻腔大小适配的鼻氧塞,轻轻塞入鼻腔,确保贴合紧密无漏气,连接管路绕过耳后固定;单鼻导管型:将单根鼻导管插入一侧鼻腔,深度约2-3cm,管路绕过耳后,用医用胶布辅助固定于面颊部。佩戴过程中动作需轻柔,避免暴力插入损伤鼻腔黏膜。

4.  效果确认与标识:佩戴后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10-15分钟后复测,目标值≥93%),询问患者感受,确认无鼻腔疼痛、憋气等不适;在患者床头悬挂氧疗中标识,注明鼻氧管型号、氧流量、佩戴时间及操作者姓名。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强调氧疗期间不可自行调节流量或取下鼻氧管。

(三)使用管理与处置

1.  日常使用管理:定期检查鼻氧管佩戴情况,每2小时调整一次鼻导管位置,避免长期压迫同一部位鼻腔黏膜;每4小时检查一次氧气接口密封性及管路通畅性,防止管路扭曲、受压导致氧气输送中断;湿化瓶内蒸馏水每日更换,保持水位在刻度线范围内,每周对湿化瓶进行一次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冲洗晾干)。根据患者鼻腔分泌物情况,及时清洁鼻腔及鼻导管口,避免分泌物堵塞管腔。

2.  停用与处置:当患者血氧饱和度持续≥95%超过24小时、呼吸困难症状缓解,或遵医嘱停止氧疗时,先关闭氧气源阀门,待管路内剩余氧气排尽后,解开固定装置,轻柔取下鼻氧管。使用后的鼻氧管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立即放入黄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密封袋口并标注感染性废物标识,按医疗废物规范处置。若患者为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需将鼻氧管进行双层包装后再处置。

 

上述内容是由一次性使用鼻氧管厂家-苏州鑫达整理发布的,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产品种类众多、规格齐全,产品适用于临床手术和病人的护理使用,具有使用安全、方便、避免交叉感染等特点。诚邀广大客户携手合作,共拓医疗耗材行业新机遇!

上一条:一次性使用吸引引流管临床规范使用指南 下一条:一次性使用负压吸引袋临床规范使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