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

  • 0512-66629698



专门从事一次性医疗耗材生产

服务热线
质量保障·客户至上·诚信服务·精益求精

0512-66629698

一次性使用引流管临床规范使用指南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12日16:09:17 点击次数:62 打印此页 关闭

一次性使用引流管临床规范使用指南

一次性使用引流管作为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创伤救治及慢性病护理等场景,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建立体外引流通道,将体内积液、积血、脓液或渗出液等病理性液体排出,降低感染风险,促进组织愈合。规范使用该类器材是保障医疗安全、提升诊疗效果的关键。下面由一次性使用引流管厂家-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分享一次性使用引流管的使用指南

一、产品核心认知:明确特性与适用范围

一次性使用引流管采用医用级硅胶、乳胶或聚氯乙烯等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经环氧乙烷灭菌处理,产品外包装标注无菌、一次性使用字样,有效期内可确保无菌状态。其按用途可分为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潘氏引流管、胆道引流管、菌状引流管等,不同类型的引流管在管径、长度、侧孔设计上存在差异,需根据临床需求选用。

使用前必须核查产品信息:确认外包装无破损、漏气,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在规定范围内,型号与诊疗需求一致,若出现任何异常不得使用。

二、标准使用流程:从准备到拔管的全流程规范

(一)术前准备:无菌与评估双重保障

1.  患者评估:核对患者姓名、床号、病历号等核心信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引流部位皮肤状况(有无红肿、破损、感染)及凝血功能,排除操作禁忌(如凝血功能障碍未纠正、局部急性感染未控制等)。同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操作目的、流程及配合要点,缓解其紧张情绪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物品准备:除选用匹配型号的一次性无菌引流管外,需配套准备无菌引流袋/瓶、无菌操作包(含止血钳、镊子、纱布、碘伏棉球)、局部麻醉药(如1%利多卡因)、无菌敷贴、弹力绷带及医用手套等。所有物品需集中放置在无菌治疗车上,避免交叉污染。

3.  环境准备:调节病房温度至22-24℃、湿度50%-60%,关闭门窗并停止人员流动,采用紫外线照射或空气消毒机对操作区域消毒30分钟,消毒后开窗通风15分钟再进行操作。

(二)核心操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  体位与区域消毒:协助患者取舒适且便于操作的体位,如胸腔引流取半坐卧位、腹腔引流取仰卧位,暴露引流部位后,用无菌治疗巾覆盖周围皮肤,仅预留操作区域。用碘伏棉球以操作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范围直径不小于15cm,共消毒3遍,每遍消毒后待消毒液自然干燥。

2.  局部麻醉与置管:医护人员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抽取适量局部麻醉药,在操作点进行皮下及深层组织浸润麻醉。持穿刺针沿预定方向缓慢穿刺,当感受到突破感或抽取到目标液体时,确认穿刺成功,将导丝通过穿刺针送入引流部位,退出穿刺针后,沿导丝将一次性无菌引流管缓慢送入预设深度,退出导丝并固定导丝末端防止滑落。

3.  固定与连接: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5-10分钟,确认无出血后,用透明无菌敷贴将引流管固定在皮肤上,敷贴需覆盖穿刺点及引流管近端3-5cm,同时用弹力绷带辅助固定(避免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将引流管末端与无菌引流袋/瓶紧密连接,接口处用无菌纱布包裹,并用止血钳暂时夹闭引流管,等待医嘱开放。

4.  确认与记录:遵医嘱开放引流管,观察引流液是否顺畅流出,通过超声、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确认引流管位置准确。详细记录置管时间、引流管型号、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及患者的生命体征、主观感受等信息,及时录入病历系统。

(三)拔管操作:时机把控与规范执行

当满足拔管指征时(如引流液量连续3天每日<50ml、颜色由浑浊变清澈,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愈合,患者无发热、腹痛等不适症状),遵医嘱执行拔管。拔管前先夹闭引流管观察1-2天,确认无异常后,协助患者取原置管体位,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医护人员戴无菌手套后,在患者深吸气末(胸腔引流)或屏气时快速拔出引流管,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10-15分钟,待止血后用无菌敷贴覆盖,定期观察穿刺点愈合情况。


上述内容是由一次性使用引流管厂家-苏州鑫达整理发布的,苏州市鑫达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生产产品种类众多、规格齐全,产品适用于临床手术和病人的护理使用,具有使用安全、方便、避免交叉感染等特点。诚邀广大客户携手合作,共拓医疗耗材行业新机遇!

上一条: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球临床规范使用指南 下一条:一次性使用吸痰管临床规范使用指南